第一卷 第141章 一穿三(2 / 4)

问,女子只能困守闺阁之规?”

于逐名一时语塞,他没想到苏婉清会从神话传说角度切入,只能强辩道:“那不过是传说,不足为据。”

苏婉清步步紧逼:“传说虽有虚构成分,然亦反映古人对世间起源之认知,且公子既轻传说,那再看今朝,当今圣上亦有诸多女官辅佐,处理政务井井有条,她们皆因学识而有此能,若女子不应读书,此等女官从何而来?”

于逐名额头渐渐冒汗,他感觉自己渐渐陷入被动,却仍嘴硬道:“此乃少数,且为特殊情况。”

苏婉清柳眉一挑,立刻反问道:“于公子之意,可是这少数之人便可忽略?那农家学子,一个村可能就一两人,更有甚者都没有,难道他们就不用读书了,便只能永远面朝黄土背朝天?

那市井小户,家境贫寒者众多,能供子女读书之人寥寥无几,这些少数的贫寒子弟,便该放弃学业,世代困于市井之间?

那偏远之地,交通不便信息难通,求学之路艰难无比,生于此地的少数有志学子,也要被公子一句‘少数特殊’而断了希望?”

于逐名听后,心中一凛,瞬间体会到她的险恶用心,这不是想让自己与台下众多农家子弟、贫寒书生以及偏远之地的学子为敌吗?他赶忙辩解道:“我何时说过这等话。”

苏婉清却步步紧逼:“哦?难道于公子不是这个意思吗?刚刚说的不是这个意思吗?你说少数几位特殊即可忽略,如果于公子不是这个意思的话,那是不是意思是说少数也值得关注?

那如此,像那出身低微却凭借学识成为一代名相的百里奚,他也曾是少数中的一员,若按公子之前所言,他岂不是永无出头之日?

还有那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她于万千女子之中亦是少数,可她却能建立功勋,名留青史。这又作何解释?”

此时,一个清亮的声音大喊一声:“好!”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惠和郡主站起身来,拼命地鼓掌。在她的带动下,她身后那些女子也纷纷响应,热烈地为苏婉清叫好。

偶尔还能听到一些男子的声音在旁边应和着,虽说他们心中或许仍残留着些对女子的偏见,但今日苏婉清的雄辩能力实在令人惊叹,心中也不禁暗自佩服。

人群之中,孙启文拍了拍萧逸风的肩膀,笑着问道:“姜兄这是从哪找来的女子?这姑娘好生厉害呀!”

一旁的姜毅臣听了这话,脸上涌起一股与有荣焉的神情。

于逐名这下才发现自己说不过她,急得面红耳赤,额头上青筋暴起,手指颤抖着指向苏婉清,气急败坏地吼道:“你...你这是强词夺理!”

苏婉清微微抬起下巴,毫不客气地回应道:“说不过我便污蔑我强词夺理,这便是你身为男子、身为读书人的气度吗?于公子,你之前侃侃而谈,引经据典,此刻却这般恼羞成怒,实在有失风范。若辩论皆如你这般,只许自己言说,不容他人反驳,那这世间岂有真理可寻?”

台下众人听到于逐名的怒吼,皆露出不满之色。

众人交头接耳,原本对于逐名还有些期待,此刻却纷纷摇头。于逐名看着台下众人的反应,心中满是茫然与惊愕,只觉大脑一片空白,不断在心中自问:“怎么会这样?”

他看到众人眼中的失望,那种感觉就像是被人剥光了衣服,赤条条地站在众人面前,无所遁形。那一刻,他清楚地意识到,这场辩论自己怕是已经输得一败涂地。

陆文渊面色阴沉,于逐名输或不输对他而言本都有可利用之处,可他万万没想到于逐名竟如此轻易地败给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女子。

这让他苦心经营的毓贤书院的名声岌岌可危,他暗自思忖:“此事若传扬出去,毓贤书院明年还如何在江南立足?”

他不动声色地朝身后的得意门生曹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