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国家危难之刻,他们觉得理应为大明大皇帝陛下尽忠效力、拼死一战。
遥想当年天启年间那场着名的宁远大捷,火炮轰鸣之声震耳欲聋,炮弹呼啸而过之处,血肉横飞,满地皆是敌人的残骸断肢,道路几乎被夷人的尸体填满堵塞。
老奴帐前一禆王亦被炸死,建夷遭此重创之后,只能心怀愤恨狼狈逃窜而去。
自从努尔哈赤起兵叛乱十余年来,从未尝过如此惨痛的失败滋味,至此方才明白,原来在中国竟有如此强大之武器!
所有这一切之所以能够成功实现,全都仰仗着那威力惊人的红夷大炮啊!
而红夷大炮就是住在澳门的葡萄牙人进献的。
想当年,大行皇帝天启爷对红衣大炮青睐有加,甚至亲自提笔册封它为“安国全军平辽靖虏大将军”。如此殊荣,足以彰显其重要地位和强大威力。
而当今圣上对于红夷大炮同样充满期待,犹如久旱之人渴盼甘霖一般急切。幸运的是,葡萄牙人成功地从那些红毛番人的船只上缴获了整整十门红夷大炮,并将它们送入炮厂进行精心修复,满心期盼着大天朝能够慷慨购置。
澳门方面深知皇恩浩荡,感恩戴德之余,更是一心想要有所报答,不敢有丝毫违背朝廷旨意、不顾大局之心。对此,两广总督王尊德大人深表赞赏,认为澳夷此举尽显恭顺之意。
于是乎,他谨遵朝廷命令,答应给予对方丰厚的酬劳作为回报。
经过一番协商,双方最终非常愉快地达成了关于报酬的协议:统领每年可获得三百元薪俸,此外还有每月十五元的伙食费补贴;铳师的年薪则为两百元,另外每月还能领取到二十元的伙食费;通事每年可得一百六十元薪水,以及每月六元的伙食费;至于傔伴们,他们的年薪为八十元,同时每月也有六元的伙食费补助。
广东海道副使许诺,这可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朝廷不仅应允了外籍兵团应得的那份薪水,而且令人惊喜的是,广州方面还将慷慨地给予他们与朝廷所给相同数额的额外报酬。这无疑显示出对王尊德安抚澳夷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其能力的充分信任。
与此同时,澳门议事会及澳门总督也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他们迅速任命了一支由三十二人组成的赴京军团。这支军团装备精良,拥有威力强大的十门西洋大炮和二十门鹰嘴铳。这些先进的武器必将为他们的使命增添更多胜算。
然而,这仅仅只是先头部队而已。在后方,还有约一千人的庞大外籍雇佣兵团正整装待发。这个兵团的成员来源广泛,有来自印度的勇士、非洲黑奴以及一些混血儿。他们各具特色,想必能够在战场上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鉴于此情况,希望朝廷能够下达敕令,要求各地官府以礼相待并积极接应这批远道而来的队伍。若能有幸得到大明科学院院长、大学士徐光启的亲自接洽,那更是锦上添花。毕竟徐光启学识渊博,定能妥善安排,使得每一份资源都能物尽其用,每一个人才都可一展所长。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之下,澳门兵团必能成为我大明坚不可摧的海外长城。
另一方面,王尊德也紧急上书请求援助。由于之前平定奢安之乱时,从广西抽调了大量的狼兵和当地卫所兵,导致如今面对苗侗地区土着势力的崛起,兵力逐渐显得捉襟见肘,难以有效压制。因此,他恳切地恳请朝廷恩准当地缙绅自行组织团练,以保卫自己的家乡免受侵扰。这样一来,既可以缓解当前兵力不足的困境,又能充分调动地方力量参与到维护稳定的行动中来。
崇祯皇帝手持邸报,仔细地阅读着上面的每一个字。这份邸报采用了一种他新学的书写格式,其中已有八九成接近白话文,文字书写精炼简洁,丝毫不见过多堆砌的华丽辞藻,通篇皆是实打实的重要信息。
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崇祯皇